现在很流行这么一句话:别人家的孩子。很多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,总在孩子面前讲“你看人家谁谁的孩子怎么怎么的,你看看你怎么怎么的”。很多时候父母意识不到,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,然而却是对孩子对自己都极其不利的。
小林是一个14岁的孩子。我与他初次接触后,发现他的很多想法比二十多岁的成年人都要成熟,还有他强烈的焦虑情绪让人更加疑惑,到底经历了什么让这个孩子变成这样?从来不会玩,不会调皮捣蛋,已经很优秀了,却还是对自己极其不满意。太多疑问,太多为什么。
小林的父亲李先生出身贫寒,其父在其九岁时因病过世,一直由母亲抚养兄弟姐妹四人,哥哥姐姐都很早成家,只有李先生坚持上学,经常吃不饱,穿别人不穿的衣服,认为自己在别人面前低人一等,故不喜欢和别人交流。大学时因为昂贵的学费差点辍学,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,哥哥替他交了四年学费,但生活费依然需要靠他自己兼职来赚取,本来就不喜欢,同时也没有时间和同学聊天或者玩耍。在过了四年几乎没有任何人际交往的大学生活以后,李先生变得更加木讷孤僻。四年的学费,这是一个很大的恩情,故在李先生工作后,在妻子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,长期多次给哥哥和其他兄弟姐妹很多钱,而且母亲全由李先生一个人赡养。他拒绝妻子在自己面前提到老家的人和事,偶尔提及总是让李先生怒火冲天。因为钱的事情,夫妻多次在小林面前争吵,每次李先生总会让妻子“滚”,而妻子为了小林总是忍气吞声,但是小林经常在半夜听到母亲的哭泣声,也经常能看到母亲哭肿的眼睛,可是小林什么也不说。
在平时李先生经常会告诉小林:自己当初如何艰苦,现在自己又有多劳累,要小林努力,认为玩是浪费时间,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面对父亲的教诲,小林什么也不说。
小林从小到大总是很顺从父母,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,努力照顾自己,从来不赖床,从来不用父母接送上学,哪怕是遇到暴风骤雨;努力学习,从来不让父母担心,每次家长会父母都是被夸赞的对象,让父母很骄傲。在很长的时间,小林一直都很乖很听话,学习成绩很好。可是突然有一天,小林写了密密麻麻的几张纸给父母看,告诉父母自己生病了,需要看医生。然而父母却说:“孩子,没事,你就是学习压力太大了,休息两天,期末你一定还可以考第一名的。”这一次小林说话了,他第一次没有听父母的话,而是告诉他们自己不想考试,不想去学校。这急坏了父母,觉得孩子心理真的出了什么问题,怎么突然变得不听话了?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咨询。
对于这个家庭,母亲一贯的隐忍,父亲的自卑和强烈的自尊,以及对贫苦出身的不接受,导致了这个家庭的最终崩溃。固执的父亲,懦弱的母亲,沉默的孩子,让人感受到了压抑。而唯独让咨询师很欣慰的是孩子主动提出不考试不去上学,这个没有童年记忆和生活的孩子终于开始反抗了,他想要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,需要摆脱父母的掌控。
这个案例,虽然父母是来咨询孩子不去学校的问题,但实际更多地反应了关于这个家庭的“不尽人意”,孩子只是替罪羔羊,是家庭问题的表达者。平时能见到太多这种或者类似的情境,面对父母和孩子的无助,对于一个孩子,我经常会这样告诉他:从你的父母开始计划让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们就开始学习怎么做父母,怎么当好父母,随着母亲的肚子一天天变大到你出生,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着每天都在变化的你,他们每天也都在学习,希望自己做到更好,能担负起父母的责任。他们也总认为你们能做得更好,所以可能会提出一些“不可理喻”的要求。他们允许你偶尔犯错,因为成长总是伴着磕磕绊绊。这个时候你也要给他们一些改错的机会,不管你可能是家里的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孩子,但你依然只是你自己,独特的个体,而不是谁的复制品,你和别的孩子完全不一样,所以父母依然在学习。对于父母,我也同样这样解释,并告诉他们,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个体应该有所区别。每个孩子对父母都是无限忠诚的,为了忠诚,所以产生了诸多的独特的应对方式,甚至是偏差性的行为。家庭成员共同制造了问题,而孩子往往成了家庭问题的表达者。所以,家长首先要成长,然后孩子才能长大。
父母的功能无限大,但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,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功能界限,不是“乖”就是好孩子,不能用自己的框架和经历来评估孩子的成长,而变相的表达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。从孩子脱离母体开始,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脱离,脱离怀抱,独自吃饭睡觉;脱离搀扶,独立行走;脱离监护,单独外出;脱离提供,自己赚钱;脱离支配,发展自我;脱离家庭,组建自己的小家庭,形成属于自己的记忆,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。所以,孩子,原谅父母。原谅父母也需要脱离,需要慢慢退出你们的生活,给你自由,让你自己成长,原谅父母,也在成长。
(供稿人:临床心理科 杨改芳,审核人:袁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