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

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-婴幼儿期(0-7岁)

发布时间:2015年08月14日 浏览:

一、婴儿的心理
    婴儿也有心理,每个宝宝存在不同的先天气质。有些宝宝很“乖”,很少哭闹,很容易抚养,这属于安静型的婴儿。有些宝宝一有不舒服就经常哭闹,照料起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这属于高需求型的婴儿。两类婴儿都是正常的,不同先天气质跟遗传和孕产期母亲的情绪状态都有一定关系。
    刚出生的宝宝是非常脆弱的,他的一切都要依靠爸爸妈妈的照顾。因为子宫内的环境和外部世界的环境非常不同,出生这件事本身,就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冲击。出生之后,宝宝最迫切的需要,就是尽快地跟妈妈在一起。如果刚出生就能马上把宝宝放到妈妈的胸前,让宝宝在经历了出生这件人生第一大事后,能马上再次听到妈妈的心跳、感受到妈妈的温暖,是能够安抚到宝宝,并帮助他尽快适应这新世界的。
    接下来,宝宝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奶。吃这件事说起来很简单,但对一个刚出生的宝宝来说,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,没有吃的,就会死,所以宝宝一旦饿了,就会使劲哭,如果不能马上有奶吃,就会哭得更大声。宝宝在吃奶时的体验,比他究竟吃了多少奶更加重要,这些体验会影响他对妈妈的感觉,影响他与妈妈的关系,以及之后他对这整个世界的判断。宝宝与妈妈之间经过调整适应,妈妈找到让两个人都感觉舒适的位置,宝宝才能享受吃奶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。
    这个时候宝宝无法分辨饿、困、疼等感觉,有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,只会哇哇大哭,等着妈妈来告诉他、来安抚他、来帮他解决问题。这个时候,妈妈如果能迅速地来到他身边,摸摸他、抱起他,跟他说话:宝贝怎么了?饿了吗?还是尿了?妈妈来了,看看宝贝怎么样了?在这样的过程中,宝宝有许多收获:他的饥饿得到了解决,获得了生长所需要的营养,感受到被滋养的满足,被妈妈珍爱的感觉,还能通过妈妈的话语,对自己那些混乱的感受做个区分,那是将来他能够辨别和表达自己情绪感受的基础,并且体会到自己的需求是可以提的,能够得到妈妈的理解,并能从妈妈那里得到解决办法。他会感觉妈妈是好的,是靠得住的、可信任的,自己也是好的,是可爱的、值得被重视的。经常有这样的经验,就能帮他建立良好的安全感,对妈妈信任,可以完全依赖妈妈,继而发展出对自己、他人和社会的基本信任。
    如果妈妈不能做到上面那样即时回应会怎样呢?毕竟大部分的妈妈们也有自己的苦恼、担忧,以及未解决的情感缺失,很难一直做到那样迅速、到位的回应的。不要紧,有不足才是正常的,只要做到60分就够了。
   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,妈妈根本不理会宝宝的哭到底是想要什么,而是要按自己的时间表来决定是否喂奶,并且不觉得宝宝是需要与妈妈之间有什么情感联结的,觉得喂饱了、换了尿布就应该安静地待着不哭不闹。这些妈妈面对宝宝的哭,首先被激起的是烦躁,然后可能对宝宝不理睬或训斥,觉得这孩子很难带,总哭。当然喽,因为妈妈没有回应,孩子当然会哭得更多、更大声,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关注嘛。但如果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,有可能宝宝最终会放弃这种抗争,变得很乖很安静,完全不提要求,完全跟从妈妈的安排。在这样的过程中,宝宝所体会到的是:他的饿是不重要的,他的需求是不能提的,他服从妈妈的安排才是对的,他是不能对妈妈有什么不满的。他会留下这样的印象:妈妈都是对的,而自己都是错的,是不好的。如果这样的经验很多,这份印象会根深蒂固地留在他内心深处,在将来会时不时地影响他的亲密关系、人际关系,以及对困难的应对方式。
    这种极端情况也是很少发生的,大部分妈妈是在以上两种之间。有些时候能迅速、到位地回应宝宝,这当然给宝宝的身体和心理上都留下好的经验,并对自己的体验有着连续的感受。但有些时候也不能那么迅速,或那么到位,这当然会让宝宝体会到挫折,这时宝宝会觉得妈妈不是妈妈了,是另一个坏人,同时也觉得自己也是不好的,不仅自己很难受,还没人理他。但只要妈妈尽快来安抚,这挫折没有超出宝宝承受能力太多,还是能够修复这种断裂的。
    只要在总体情况上,好经验、好感受占了大多数,并能经常修复那些小的断裂,就能帮宝宝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。

二、宝宝和妈妈
    宝宝和妈妈这一对人生最早的亲密关系,有多亲密呢?宝宝的眼里,只有妈妈;妈妈的眼里,只有宝宝。 不管宝宝是饿了、渴了、尿了、不开心了,只要妈妈马上来了,跟他说话,温柔地抚摸他,他很快就能开心起来;而妈妈呢,只要宝宝哭,一定会让她紧张,要赶紧看看怎么了,看到宝宝甜美的微笑,妈妈就会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!
很像相爱的两个人吧?是的,这确实是人生最早的亲密关系,而这份关系中持久的基调,是会在孩子长大以后的亲密关系中重现的。宝宝在这段时间如何与妈妈相处,跟妈妈之间的关系,是以愉快为主呢,还是以痛苦为主,都会使他以后的亲密关系带着这种氛围。
    当宝宝感觉到,妈妈是随时可以来看他、满足他的,妈妈是非常喜欢他的,妈妈是把他当作最重要的,妈妈是很了解他的,他在妈妈这儿是可以尽情表达的之后,也就是感受到足够的安全之后,他就会开始往外看,开始对妈妈之外的世界感兴趣了。
    他有时候能自己玩儿了,吃吃手指、脚指,东摸摸、西摸摸,抓到任何东西都放到嘴里舔一舔、裹一裹,对身边经过的其他人也瞪大好奇的眼睛,这些时候他是愉快和轻松的。
当妈妈离开时他会不开心、会哭闹、会找妈妈,但只要时间不是太久,妈妈回来好好安抚他后,他很快又能恢复愉快安全的感觉,继续玩自己的,继续轻松愉快。
    也有的宝宝,可能没能获得这么安全的感觉,可能会粘着妈妈一刻都不能分开,可能在妈妈离开后哭个不停,又可能在妈妈回来后不能被安抚,好像对妈妈的离开永不原谅似的。这些宝宝确实是安全感不够,不过爸爸妈妈们也不用太着急,只要在以后的日子中,尽量去调整自己的回应,来适应宝宝的需求,这个安全感,还是有可能得到提高的。
    妈妈如何回应宝宝非常关键,那看起来责任全在妈妈身上了,但是,妈妈在这段时间也并不轻松。虽然有些妈妈能够很自然地进入一种全部关注都在孩子身上的状态,她们能够在孩子出生以前就自然地整天想着孩子,能够在孩子出生后进入一种全身心的投入状态,能够享受孩子到来所带来的满足和幸福,并自然地对孩子的所有信号进行直觉的反应。
    但是,也有更多的妈妈无法自然地进入这种状态,她们可能在孩子出生前就感到心情不好、对未来担忧,也有可能在孩子出生后,无法理解孩子,感到挫败、无力,感到无法应付每天的生活,感到疲累、虚弱,情绪无法控制。这些感受,也是正常的,妈妈在这段时间,整个情感世界用来接收宝宝的信号,并及时做出反应,自己也是非常需要依赖别人的理解和照顾的。 所以这个时候,宝宝和妈妈这两个人,是极其的亲密,又同时都很需要被照顾。 最能直接提供情感上的照顾的人,就是爸爸了,所以,这一段时间,爸爸在妈妈和宝宝身边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三、幼儿的分离焦虑
   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、不安、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,又称离别焦虑。如果家长发现小孩一直黏着自己,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孩子“分离焦虑”的时期到了。当孩子一岁左右时,可能会出现离不开主要照护者的情形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“分离焦虑”。有些孩子“分离焦虑”出现的时间比较早,最早8~10个月就会出现。当孩子会爬、活动范围扩大,有时候可能看不到主要照护者时,就会开始有这种情形。
   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孩子出现“分离焦虑”呢?1岁的孩子身体发展动作与能力越来越进步,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,甚至会四处探索,但是孩子的心智发展却还不成熟,随着依附关系的建立,孩子会很黏主要照护者,当大人一离去,孩子不知道大人还会不会再回来,很容易产生“我是不是被抛弃了”的疑问,因此会感到惊慌失措。
处于“分离焦虑”时期的孩子,白天时会黏着主要照护者不放;夜晚睡觉时,突然醒来时若看不到主要照护者,孩子容易夜啼难眠。当大人半夜被孩子的哭闹声惊醒,检查既不是尿布湿了、肚子饿了,也不是穿太多、太少或生病不舒服,通常都是因为与大人分离不安所致。
    当然,除了年龄与发展的阶段之外,当妈妈再生弟弟妹妹时,因为妈妈的注意力会转移到新生儿身上,孩子也可能会有“分离焦虑”的倾向,另如刚上幼儿园或到新环境,孩子也会开始焦躁。基本上,孩子所黏的对象都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护者,但如果妈妈并非家庭主妇,那么孩子所黏的对象则不一定会是妈妈。有些孩子因为双方家长都需要工作,如果没有请保姆照护孩子,而是将孩子交由外公外 婆、祖父母等人轮流照护的话,由于没有特定的主要照护者,孩子通常也会因为环境的影响,比较不黏大人。只要孩子的粗动作、精细动作等发展皆正常,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这种照护模式会不会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。
    尽管孩子紧黏着大人不放,会让大人受不了,但“分离焦虑”是属于正常的成长阶段,这是因为孩子相当信赖大人的缘故,表示亲子互信与依附关系建立得很好,两人之间密不可分。这只是成长的过渡阶段,大人不用想“该如何使孩子不要太黏人”,通常等到孩子满3岁以后,随着心智年龄越来越成熟、社会化的历程与逐渐习惯与主要照护者分离,孩子就慢慢不再会有“分离焦虑”的问题了,所以“分离焦虑”只是一个过渡期的行为表现,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,除非孩子太黏的问题持续到5、6岁以上,甚至已成为一种生活障碍时,这时候就有必要带孩子看看心理咨询了。

四、如何与幼儿沟通
    许多父母觉得与幼儿的沟通很困难。怎样沟通才能让孩子感到温暖,并且是有效的呢?海姆·G·博士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。在他的书中、演讲中、专栏中宣传的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,甚至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反响。在他的《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》一书中,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技巧:
当孩子说起或询问一件事情时,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,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。
    六岁的弗洛拉抱怨说,最近她收到的礼物比哥哥的少,她的妈妈并没有否认她的抱怨,也没有对弗洛拉解释说哥哥年长,应该收到更多的礼物,她也没有保证纠正这个错误。她知道,孩子真正关心的是他们和父母关系的深度,而不是礼物的大小和数量。弗洛拉的妈妈说:“你担心我爱你是不是跟爱他那样多?”她没有再多说一句话,而是紧紧拥抱了弗洛拉,弗洛拉惊喜地笑了。这就是这段谈话的结束,而它原本可能会变成一段无休止的争论。
    许多孩子的问题的真正意图,是他们对放心的渴望。对于这样的问题,最好的回答就是向孩子保证我们对他们永久不变的爱。
    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,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,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作出回应,这样通常比较有效。七岁的格洛里亚回家时心情很不好。她告诉父亲,她的朋友多丽是如何从人行道被推到积满雨水的沟里去的。她的父亲没有追问事件详细的情形,也没有威胁说要惩罚冒犯多丽的人,他就女儿的感受回答了她,他说:“这件事一定让你很不舒服,你当时一定对做这件事的男孩子很生气,现在你还在生他们的气呢。
    对这些话,格洛里亚深有感触地回答说:“是的!”当她的父亲说:“你担心他们也会这么对你吗?”格洛里亚斩钉截铁地回答道:“让他们试试!我会把他们一起拖下水,那一定会溅起水花呢!”她想像着那幅画面,然后大笑起来。这段谈话以开心结束,它原本可能会成为一场应该如何帮助多丽自卫的、毫无用处的、冗长的说教。
当孩子回到家,不停抱怨他的朋友、老师,或者生活时,最好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,而不要先试图查明事件的真相。
    十岁的哈罗德回到家就开始发脾气、抱怨。
哈罗德:多么痛苦的生活啊!老师说我是骗子,只是因为我告诉她我忘了家庭作业,她冲我嚷嚷,她确实在嚷!她说她要给你写条子。
妈妈:你今天很倒霉。
哈罗德:确实是的。
妈妈:在全班同学面前被叫做骗子一定让你尴尬极了。
哈罗德:确实很尴尬。
妈妈:我打赌你心里一定骂了她几句!
哈罗德:是的!你怎么知道?
妈妈:当有人伤害了我们时,我们通常都会这么做。
哈罗德:我感觉轻松多了。
    当孩子发现他们的感受是正常人经历的一部分时,他们会感到深深的安慰。传达这种安慰的最好办法就是理解他们。
    当孩子对自身做评价时,通常不要只是以赞同或不赞同来回答他,而要用具体的细节来表达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。
    一个孩子这样说:“我的算术不好。”如果你告诉他:“是的,你对数字的反应很糟糕。”这样说是没多大帮助的,驳斥他的观点也没有用,或者给他一些肤浅的意见,如“如果你再用功一点,会好一些的”也没有用,这些轻率的好意只会伤害他的自尊,这种直接的教训只会降低他的自信。
    你可以用诚挚和理解来回答他说的“我的算术不好”,下面任何一句回答都行:“算术是一门很难的课程。”“有些题目很难解答。”“老师的批评不会让算术变得容易些。”“算术让人觉得自己很愚蠢。”“我敢断定你一定希望快点下课。”“下课时,你会感觉安心的。”“考试时一定特别难熬。”“你一定很担心不及格。”“你一定很担心我们会怎么想。”“你一定很担心我们会对你失望。”“我们知道有些课目是很难的。”“我们相信你会尽力的。”
    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说,当她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单回家,她父亲用如此理解的态度跟她说话时,她几乎要晕倒,她在心里说,我一定要对得起父亲对我的信任。
    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很笨,或者很丑,或者很坏时,我们无法说出一些话或做一些事能让他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。一个人对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,通常无法直接改变。
    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、否定的看法时,我们的否定和反对对他没什么帮助,他们会更坚定地确信自己的看法,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是告诉他,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,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。例如:
伊凡:我很笨。
父亲(认真地):你真的那么觉得么?你不觉得你很聪明?
伊凡:不觉得。
父亲:那么你心里一定很难过?
伊凡:嗯。
父亲:在学校里,你一定非常担心时间,担心不及格,担心分数低。当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时,你一定很慌乱,甚至即使知道答案,你也无法正确说出来,你怕你的话听起来很愚蠢……老师会批评你……同学会笑话你。所以,很多时候,你宁愿什么也不说。我想你大概记得你说了什么而大家笑话你的情景,这让你觉得自己很愚蠢,同时也觉得受到了伤害,很生气。(这时,孩子可能会告诉你一些他的经历。)
父亲:看,儿子!在我眼里,你是优秀的,只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。
这段对话可能并不会使孩子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,但是可能会在他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,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无能。他可能会在心里想:如果爸爸理解我,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人,那么可能我并不是那么没用。这段谈话产生的亲密可能会让儿子要努力地无愧于父亲对他的信任,最终,他会逐渐发现自己身上的许多优点。

五、心理小知识:
1.孩子很听话是好事吗?
    很多父母说,这孩子小时候很听话的,怎么现在这么不听话?其实他们没有注意到,孩子还是很听话的,只不过,听的不是父母的话,而是听朋友的话,同学的话等等。小的时候听话,确实能让父母省点心,但是,听话,意味着服从,意味着压抑或否认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要,意味着会没有自己,意味着活着就要不断地取悦别人。通常小时候特别听父母话的孩子,到了青春期就可能会听某些同伴的话。亲爱的父母们,请培养你的孩子敢于反抗你,敢于表达他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,敢于为了保护自己而拒绝任何人。
2. “温柔的坚持”与“真理父母”的区别
    “温柔的坚持”是指不急不躁,用平和、平等的态度来与孩子互动,但要坚定地维护界限。在这样的父母面前,孩子会觉得被尊重,即使遇到矛盾,也能恰当化解,从而逐步培养行为规则意识。而“真理父母”,做任何事都有充足的理由,他会要求自己在孩子面前做到最好,不犯一点儿错,每当孩子不愿意做他要求的事时,他会讲出很多很多道理,一直讲一直讲,讲到孩子乖乖地去做。他确实没有打,也没有骂,但是他这样的坚持并不温柔,而是一种控制。在这样的父母面前,孩子会觉得父母是一点儿错都没有的,所以,一切的不好,都是因为我的错。如果我不想照他们的话做,我就是个坏孩子!这样的孩子会将攻击性转向自己,导致自卑、情绪低落。

 

 

( 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  卢莲   编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