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

为什么不能打孩子

发布时间:2016年05月09日 浏览:

    真人秀节目《旋风孝子》中陈乔恩和母亲尴尬的相处,陈妈妈在节目中悔恨落泪,并透露了自己在女儿幼时教育的不当之处。陈乔恩曾多次表示自己“常常觉得恐惧”,因为“小时候怕我妈随时会打我,她常常压力很大,我不知道怎么和她讲话”。
    一说到打孩子,很多家长都会说:“我们小的时候经常挨打,也没见有什么问题。”“我们谁小时候没挨过打呢?”
    怎么现在的孩子就不能打呢?为什么呢?
    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·吉诺特曾说过:“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,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,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,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。孩子遭受惩罚时,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,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。”打骂孩子时,虽然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,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根本没有反省,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,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家庭,逃离父母的管束。
   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“我打孩子是为了教育他/她”。就请这些父母扪心自问,在你们动手打孩子的那一刻,你们是真的带着“教育”的理念吗?还是夹带着了自己对于其他人(伴侣)、其他事(生活)的愤怒、失望、无奈和烦恼?如果真的是纯粹出于教育的目的,你们觉得“打孩子”除了会教会孩子暴力,还能教会孩子什么呢?研究表明,人在极端的情绪下,是听不进任何建议和指导的,他所有的反应都是出自本能。想想看咱们自己,如果被什么人大吼了一声,你是会对吼你的人心服口服,还是立刻肾上腺素升高随时准备还击?你是怎么样反应的,你孩子也是怎么样反应的。
    我发现好多家长反应“小孩才那么小,我打他/她也没事,他/她不会记得的”。其实,越小的时候受到的创伤,对人的影响越大。我们都知道小孩有很多窗口期,比如学语言的窗口期,如果错过了学习语言就很难了。而对于人际关系和安全感的形成,小孩也有同样的窗口期。如果在这个窗口期,他/她接受的是打骂教育的话,以后将很难形成对信任的、持久的、健康的人际关系。如果是长期受到虐打的话,很可能会发展成为边缘性人格障碍。
    在孩子犯错误之后,打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,也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。适度、科学的惩罚不失为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。这样的惩罚是以不伤害孩子的心灵为前提的。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。孩子经常挨打或挨骂,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扭曲,将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。家暴中的皮肉之苦,会使孩子产生怨恨、逆反、畏惧、自卑、无助、暴躁、孤独、撒谎、固执等心理。事实证明,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挨打挨骂,那么他有可能会出现一定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。
(供稿人:临床心理科杨琴,审核人:袁茵)